- 课件大小:2.63 GB
- 教程来源:网友上传
- 更新时间:2022-12-31 10:52:41
- 课件类别:医学 / 医学
- 课件语言:中文
- 视频格式:mp4视频
- 全部共需:20点
- 永久会员需要0元 查看详情
- 微信红包支付、支付宝、网银支付 点击进入扫码支付
- 客服微信:3600 5289
- 客服电话一:177 175 89135
课程目录:
{1}第一单元绪论
{1}1.1分子生物学简介
(1.1.1)1.1分子生物学简介.pdf
[1.1.1]1.1分子生物学简介.mp4
{2}1.2二十世纪的分子生物学
(1.2.1)1.2二十世纪的分子生物学.pdf
[1.2.1]1.2二十世纪的分子生物学.mp4
{3}1.3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
(1.3.1)1.3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.pdf
[1.3.1]1.3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.mp4
{2}第二单元基因概念演变与分子结构
{10}2.10DNA分子的复性
(2.10.1)2.10DNA分子的复性.pdf
[2.10.1]2.10DNA分子的复性.mp4
{11}2.11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1
(2.11.1)2.11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1.pdf
[2.11.1]2.11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1.mp4
{12}2.12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2
(2.12.1)2.12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2.pdf
[2.12.1]2.12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2.mp4
{13}2.13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3
(2.13.1)2.13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3.pdf
[2.13.1]2.13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3.mp4
{14}2.14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4
(2.14.1)2.14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4.pdf
[2.14.1]2.14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.mp4
{15}2.15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5
(2.15.1)2.15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5.pdf
[2.15.1]2.15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-5.mp4
{1}2.1早期的“基因“概念
(2.1.1)2.1早期的“基因“概念.pdf
[2.1.1]2.1早期的“基因“概念.mp4
[2.1.1]2.1早期的“基因“概念~1.mp4
{2}2.2经典的基因概念
(2.2.1)2.2经典的基因概念.pdf
[2.2.1]2.2经典的基因概念.mp4
{3}2.3拟等位基因概念的提出
(2.3.1)2.3拟等位基因概念的提出.pdf
[2.3.1]2.3拟等位基因概念的提出.mp4
{4}2.4顺反子理论
(2.4.1)2.4顺反子理论.pdf
[2.4.1]2.4顺反子理论.mp4
{5}2.5操纵子理论
(2.5.1)2.5操纵子理论.pdf
[2.5.1]2.5操纵子理论.mp4
{6}2.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
(2.6.1)2.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.pdf
[2.6.1]2.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.mp4
{7}2.7核苷的分子构象
(2.7.1)2.7核苷的分子构象.pdf
[2.7.1]2.7核苷的分子构象.mp4
{8}2.8DNA双螺旋结构模型
(2.8.1)2.8DNA双螺旋结构模型.pdf
[2.8.1]2.8DNA双螺旋结构模型.mp4
{9}2.9DNA分子的变性
(2.9.1)2.9DNA分子的变性.pdf
[2.9.1]2.9DNA分子的变性.mp4
{3}第三单元基因概念的多样性
{1}3.1重叠基因
(3.1.1)3.1重叠基因.pdf
[3.1.1]3.1重叠基因.mp4
{2}3.2重复基因-1
(3.2.1)3.2重复基因-1.pdf
[3.2.1]3.2重复基因-1.mp4
{3}3.3重复基因-2
(3.3.1)3.3重复基因-2.pdf
[3.3.1]3.3重复基因-2.mp4
{4}3.4间隔基因
(3.4.1)3.4间隔基因.pdf
[3.4.1]3.4间隔基因.mp4
{5}3.5跳跃基因的发现
(3.5.1)3.5跳跃基因的发现.pdf
[3.5.1]3.5跳跃基因的发现.mp4
{6}3.6跳跃基因-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
(3.6.1)3.6跳跃基因-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.pdf
[3.6.1]3.6跳跃基因-原核生物的转座因子.mp4
{7}3.7跳跃基因-真核生物的剪贴式转座子
(3.7.1)3.7跳跃基因-真核生物的剪贴式转座子.pdf
[3.7.1]3.7跳跃基因-真核生物的剪贴式转座子.mp4
{8}3.8跳跃基因-真核生物的反转录转座子
(3.8.1)3.8跳跃基因-真核生物的反转录转座子.pdf
[3.8.1]3.8跳跃基因-真核生物的反转录转座子.mp4
{9}3.9假基因
(3.9.1)3.9假基因.pdf
[3.9.1]3.9假基因.mp4
{4}第四单元DNA的复制
{1}4.1DNA复制的基本概念
(4.1.1)4.1DNA复制的基本概念.pdf
[4.1.1]4.1DNA复制的基本概念.mp4
{2}4.2DNA复制的起点与方向
(4.2.1)4.2DNA复制的起点与方向.pdf
[4.2.1]4.2DNA复制的起点与方向.mp4
{3}4.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
(4.3.1)4.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.pdf
[4.3.1]4.3DNA的半不连续复制.mp4
{4}4.4DNA复制的机理
(4.4.1)4.4DNA复制的机理.pdf
[4.4.1]4.4DNA复制的机理.mp4
{5}4.5DNA复制基因与酶类体系
(4.5.1)4.5DNA复制基因与酶类体系.pdf
[4.5.1]4.5DNA复制基因与酶类体系.mp4
{6}4.6线状DNA的复制及避免5’端缩短的机制
(4.6.1)4.6线状DNA的复制及避免5’端缩短的机制.pdf
[4.6.1]4.6线状DNA的复制及避免5’端缩短的机制.mp4
{7}4.7DNA复制的调控
(4.7.1)4.7DNA复制的调控.pdf
[4.7.1]4.7DNA复制的调控.mp4
{8}4.8DNA甲基化
(4.8.1)4.8DNA甲基化.pdf
[4.8.1]4.8DNA甲基化.mp4
{5}第五单元RNA的转录-1
{1}5.1RNA转录的基本概念
(5.1.1)5.1RNA转录的基本概念.pdf
[5.1.1]5.1RNA转录的基本概念.mp4
{2}5.2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-启动子
(5.2.1)5.2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-启动子.pdf
[5.2.1]5.2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-启动子.mp4
{3}5.3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RNA聚合酶之σ因子
(5.3.1)5.3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RNA聚合酶之σ因子.pdf
[5.3.1]5.3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RNA聚合酶之σ因子.mp4
{4}5.4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RNA聚合酶之核心酶
(5.4.1)5.4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RNA聚合酶之核心酶.pdf
[5.4.1]5.4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RNA聚合酶之核心酶.mp4
{5}5.5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-启动子
(5.5.1)5.5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-启动子.pdf
[5.5.1]5.5真核生物RNA转录的起始-启动子.mp4
{6}5.6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增强子等特异性转录所需的顺式因子
(5.6.1)5.6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增强子等特异性转录所需的顺式因子.pdf
[5.6.1]5.6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增强子等特异性转录所需的顺式因子.mp4
{7}5.7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基础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
(5.7.1)5.7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基础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.pdf
[5.7.1]5.7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基础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.mp4
{6}第六单元RNA的转录-2
{1}6.1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特异诱导性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
(6.1.1)6.1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特异诱导性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.pdf
[6.1.1]6.1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特异诱导性转录相关的转录因子.mp4
{2}6.2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特异诱导性转录因子的作用模式
(6.2.1)6.2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特异诱导性转录因子的作用模式.pdf
[6.2.1]6.2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-特异诱导性转录因子的作用模式.mp4
{3}6.3RNA转录的终止
(6.3.1)6.3RNA转录的终止.pdf
[6.3.1]6.3RNA转录的终止.mp4
{4}6.4前体RNA的加工–戴帽、加尾和甲基化
(6.4.1)6.4前体RNA的加工–戴帽、加尾和甲基化.pdf
[6.4.1]6.4前体RNA的加工–戴帽、加尾和甲基化.mp4
{5}6.5前体RNA剪接
(6.5.1)6.5前体RNA剪接.pdf
[6.5.1]6.5前体RNA剪接.mp4
{6}6.6RNA剪接的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
(6.6.1)6.6RNA剪接的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.pdf
[6.6.1]6.6RNA剪接的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.mp4
{7}第七单元蛋白质的翻译
{10}7.10中心法则的发展
(7.10.1)7.10中心法则的发展.pdf
[7.10.1]7.10中心法则的发展.mp4
{1}7.1基本概念
(7.1.1)7.1基本概念.pdf
[7.1.1]7.1基本概念.mp4
{2}7.2tRNA
(7.2.1)7.2tRNA.pdf
[7.2.1]7.2tRNA.mp4
{3}7.3rRNA
(7.3.1)7.3rRNA.pdf
[7.3.1]7.3rRNA.mp4
{4}7.4遗传密码
(7.4.1)7.4遗传密码.pdf
[7.4.1]7.4遗传密码.mp4
{5}7.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
(7.5.1)7.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.pdf
[7.5.1]7.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.mp4
{6}7.6密码子偏爱性
(7.6.1)7.6密码子偏爱性.pdf
[7.6.1]7.6密码子偏爱性.mp4
{7}7.7广义密码子
(7.7.1)7.7广义密码子.pdf
[7.7.1]7.7广义密码子.mp4
{8}7.8多肽链的合成
(7.8.1)7.8多肽链的合成.pdf
[7.8.1]7.8多肽链的合成.mp4
{9}7.9保证肽链准确翻译的机制
(7.9.1)7.9保证肽链准确翻译的机制.pdf
[7.9.1]7.9保证肽链准确翻译的机制.mp4
{8}第八单元基因表达的调控
{10}8.10表观遗传调控
(8.10.1)8.10表观遗传调控.pdf
[8.10.1]8.10表观遗传调控.mp4
{11}8.11细胞程序性死亡
(8.11.1)8.11细胞程序性死亡.pdf
[8.11.1]8.11细胞程序性死亡.mp4
{1}8.1基因表达调控概述
(8.1.1)8.1基因表达调控概述.pdf
[8.1.1]8.1基因表达调控概述.mp4
{2}8.2转录水平的调控
(8.2.1)8.2转录水平的调控.pdf
[8.2.1]8.2转录水平的调控.mp4
{3}8.3负、正调控的诱导模型-乳糖操纵子
(8.3.1)8.3负、正调控的诱导模型-乳糖操纵子.pdf
[8.3.1]8.3负、正调控的诱导模型-乳糖操纵子.mp4
{4}8.4衰减调控模型-色氨酸操纵子
(8.4.1)8.4衰减调控模型-色氨酸操纵子.pdf
[8.4.1]8.4衰减调控模型-色氨酸操纵子.mp4
{5}8.5严紧反应
(8.5.1)8.5严紧反应.pdf
[8.5.1]8.5严紧反应.mp4
{6}8.6反义RNA介导的调控
(8.6.1)8.6反义RNA介导的调控.pdf
[8.6.1]8.6反义RNA介导的调控.mp4
{7}8.7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沉默机制
(8.7.1)8.7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沉默机制.pdf
[8.7.1]8.7RNA干扰介导的基因沉默机制.mp4
{8}8.8翻译水平的调控
(8.8.1)8.8翻译水平的调控.pdf
[8.8.1]8.8翻译水平的调控.mp4
{9}8.9翻译后水平的调控
(8.9.1)8.9翻译后水平的调控.pdf
[8.9.1]8.9翻译后水平的调控.mp4
{9}第九单元基因突变与遗传重组
{1}9.1基因突变的类型
(9.1.1)9.1基因突变的类型.pdf
[9.1.1]9.1基因突变的类型.mp4
{2}9.2自发突变
(9.2.1)9.2自发突变.pdf
[9.2.1]9.2自发突变.mp4
{3}9.3物理化学诱变
(9.3.1)9.3物理化学诱变.pdf
[9.3.1]9.3物理化学诱变.mp4
{4}9.4生物技术诱变
(9.4.1)9.4生物技术诱变.pdf
[9.4.1]9.4生物技术诱变.mp4
{5}9.5复制过程中的错配修复机制
(9.5.1)9.5复制过程中的错配修复机制.pdf
[9.5.1]9.5复制过程中的错配修复机制.mp4
{6}9.6DNA的损伤修复
(9.6.1)9.6DNA的损伤修复.pdf
[9.6.1]9.6DNA的损伤修复.mp4
{7}9.7基因的回复突变
(9.7.1)9.7基因的回复突变.pdf
[9.7.1]9.7基因的回复突变.mp4
{8}9.8遗传重组概述
(9.8.1)9.8遗传重组概述.pdf
[9.8.1]9.8遗传重组概述.mp4
{9}9.9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式
(9.9.1)9.9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式.pdf
[9.9.1]9.9同源重组的分子模式.mp4
{10}第十单元常见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
{1}10.1基因活性和功能研究方法
(10.1.1)10.1基因活性和功能研究方法.pdf
[10.1.1]10.1基因活性和功能研究方法.mp4
{2}10.2基因克隆技术—酶切连接法构建载体
(10.2.1)10.2基因克隆技术—酶切连接法构建载体.pdf
[10.2.1]10.2基因克隆技术—酶切连接法构建载体.mp4
{3}10.3DNA-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
(10.3.1)10.3DNA-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.pdf
[10.3.1]10.3DNA-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技术.mp4
{4}10.4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
(10.4.1)10.4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.pdf
[10.4.1]10.4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.mp4
{5}10.5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
(10.5.1)10.5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.pdf
[10.5.1]10.5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.mp4
全集目录
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【微信】3600 5289扫码送课程
